中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和茶业历史。随着新兴少数民族饮料大军新会陈皮的发展,新会陈皮(橙)茶年产量近万吨,年产值超过32亿元。2020年,新会陈皮全产业链产值将达到102亿元,新会陈皮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价值达到98.21亿元,2020年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中药材行业排名第一。新会陈皮市场蓬勃发展,那么新会陈皮市场存在的问题有哪些?新会陈皮产业的所缺与机遇分析。
一、新会陈皮产业的机遇
近年来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茶产品尤其是天然绿茶产品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。目前,新会区新会柑种植面积约10万亩,种植新会柑的农户超过6000户,经营新会陈皮的经营主体超过1000家,带动新会陈皮产业就业超过5万人。此外,政府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茶农种植,扶持茶叶生产。茶叶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,茶业的产销不断发展。
1.消费需求将进一步加强,各种功能性茶饮料已成为中国居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。
国民经济的增长将进一步促进茶饮料的消费。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逐步提高导致消费升级,中国茶产业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。茶饮料作为一种传统饮料,因其天然健康的特点将会受到消费者的喜爱,随着消费观念的改变,茶饮料的消费量将会进一步增加。
2.中端市场容量将扩大,长尾效应有望成为发展方向之一。
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增长,以及茶行业渠道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推进,低端市场和高端礼品茶消费需求将会减少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,中国中产阶级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,中端茶叶市场也将同步扩大。此外,茶饮料的消费者将越来越追求个性,功能性小众消费将更加明显。长尾效应有望成为发展方向之一。要重视小众市场,提供个性化的茶饮服务,让小众聚集到大众中。
二、新会陈皮市场存在的问题
缺乏流通速度
目前在对陈皮产品市场的认识上,行业普遍追求产品种类繁多,但仍没有一个核心问题直击陈皮产品市场。品种越多,最终的核心是市场发行量的增加,陈皮发行量足够大,但缺乏流通速度。目前新会陈皮流通基本处于供需平衡状态,流通速度不快,不利于新会陈皮价格的进一步提升或形成以陈皮为基础的金融产品。由于产品的种类繁多,很多产品几乎细分了陈皮的微循环,没有一个产品能够实现陈皮的快速大规模消费,因而不存在陈皮议价或者提价的重要筹码——“需求真空”。因此,“产品多元化”的分散发展战略会造成众多“长流水”的流通现象,不利于陈皮产业在其流通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增值。
小结:新会陈皮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流通速度上,因此,应该要更加深层的思考,如何设计出具备大量而流通快速的陈皮消费产品。
7359194
7358205
4072904
7358206
7359195
4072905